1)第三十八章 阴云_农业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卖报啦,卖报啦,广州贼人火拼,七十二人遗尸。”

  南张街,柳慧在报摊卖报纸,她穿着男孩子的衣服,一头短发,声音也显得中性。柳慧的眼睛如果不仔细看,只要稍加掩饰,你很难发现她是目盲的。

  柳慧已经在这里一个多月了,掩饰得很好,身份是农学院勤工俭学的学生。

  因为要说人最多,各类人群最杂,环境最复杂的地方,就是南张街了。这里有山民,有村民,有各个势力的密探,有商贩,有船工挑夫,也有单纯来利济医院治病的病人。柳慧需要像正常人一样区分她们,向他们推销报纸,还要做得不引起人注意。这对正常人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是柳慧坚持了下来,并且做得不错。

  报摊并不是张春的产业,而是英国人控制的邮传局租用的南张街街面上的一个店面。同时也开通了前往各大城市的邮路。

  报摊隶属于拖船埠邮传局。负责人是一个叫做亨利的英国人。

  因为出入农学院碧眼金发的白种人不少,所以亨利在南张街完全没有在拖船埠那种另眼相加的突兀感,所以干脆搬到南张街居住,日子过得还算闲适。

  报摊的报纸除了武汉上海的报馆出的新报纸以外,还有伦敦时报和每日电讯报。因为这两份报纸是英文版,而且最少也是一个月前的消息,所以被亨利当成了一种文化宣誓和宣传品列在报栏的最上方。

  只不过亨利没想到,来买报纸的还真有。

  张春、王琳娜、顾明、刘光利、兰慧芳就是最常来的几个人,有一些学生也会来买一张。

  其中申报因为最符合大众口味,卖得最好。

  柳慧叫卖的就是申报中的内容,买报纸的大多是南张街的商户和来往的客商。这些人多半会和柳慧说几句,逗逗这个略显得“羞涩”的少年。

  张春和丽质都过来时,客商们有些会打招呼,有些只是点点头。大家对两个人的出现已经习以为常了。

  袁定国是在张春和丽质之前都站在报摊前了,几个月来,袁定国消瘦了很多,留了胡子。拿着报纸的他阴沉着脸,目光在字里行间扫视,冷峻得过分。

  袁定国是认得柳慧的,不管柳慧做什么打扮,他对柳慧都有着刻骨铭心的印象。只是现在,他没有了恐惧,整个人就像隐伏将要爆发的火山。

  张春看了沉浸在自己情绪里的袁定国一眼,手在伦敦时报面前停了一下,还是拿了一份申报。

  “贼人火拼,七十二人弃尸”

  四月二十七日,广州,黄兴领导的起义失败了,牺牲的人多半死在自己人手里。申报是用官方的角度描写了一场近乎荒唐的闹剧,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是如此地壮烈,但是却也死得如此地窝囊。

  张春只是扫了一眼,就折了起来。因为他早就知道了这样的结局。

  袁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