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一二章 雁过拔毛_盛唐第一恶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掳掠。”

  啊?李治没想到程怀亮会说的这么直接,“那啥,你能委婉一点吗?”

  “第一站,清河崔氏手下的门阀。你做好心理准备。”

  程怀亮说完,纵马上前,和李长思不知道嘀咕了什么,李长思一脸崇拜,“带着我好不好?”

  “你得压阵,收留所有能收留的难民,我带着李崇义走,让他看看他这个勋贵子弟眼中的盛世。”程怀亮知道李长思不甘心,又在李长思耳边一阵低估。

  李长思笑了,“姐夫,你说的是真的?不许骗我?”

  这声姐夫叫的程怀亮心里暖暖的,如愿以偿的安排完所有事情,在距离雍州程五里外的平原地带安营扎寨。雍州刺史穆宗贤,在听到风声之后,早已经带着慰问品来到营外。

  “殿下,记得我说的吗?”程怀亮站在营帐内看着李治。

  李治点点头,“记得,雁过拔毛。”

  程怀亮满意的点点头。

  雍州刺史穆宗贤,贞观元年升迁,镇守雍州。对李世民感恩戴德,听闻晋王李治代天子赈济晋州,穆宗贤更是喜出望外。

  原因也很简单,晋州刺史把大批大批的灾民都赶了出来,有一部分已经到了雍州,虽然是很小的一部分,可也让穆宗贤十分为难。想收留没地方,不收留这些人就回去京城,到时候李世民一发火,不顺着难民逃荒的路线一个个的看了这些刺史的脑袋才算怪。

  穆宗贤看到李治的时候,李治正在喝粥,一碗稀到不能再稀的稀粥,抬头看了看穆宗贤,“穆大人,不知来孤的军营所谓何事?”

  “殿下,您……”穆宗贤指了指李治的粥碗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来的时候父皇给的余粮不多,总不能将士们把赈灾的粮食都吃了是不是?”李治放下粥碗,深深叹了一口气,“穆大人,孤……哎……苦啊……”

  穆宗贤四十多岁绝对不白活,见到李治这般模样,多少于心不忍,“殿下,臣……臣可以借给殿下一些余粮,但殿下要立下字据,这些粮食是云麾将军李银环一年前,寄存在雍州的军粮。”

  啊?李治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军粮这玩意儿还能借吗?”

  “两年前李将军剿匪,在臣这里借了三千石军粮三日归还。谁知道李将军一去就是五日,回来的时候还给臣四千石,前年雍州收成不好,多出来的军粮李将军说算是利息让臣用陛下的名义发放给百姓。”穆宗贤顿了顿,“军粮确实是发给百姓了,可去年收成好,百姓又把粮食还给了臣,臣不收,百姓就说先寄存在臣这里,什么时候遇到了旱灾之年,在拿出来赈灾。这粮食一放就是一年。”

  按照穆宗贤说的,那就是可以接一千石的军粮,大唐一石粮食是五十三公斤,一千石的话就是十万斤,晋州个县加一起人口近四十万,军粮的质量很好,按照程怀亮的预计,这点粮食熬粥的话勉强能支撑七到十天,也算是可行。

  “穆大人,一千石有点少啊……”李治端起自己的粥碗,狠狠喝了一大口,“穆大人,孤已经连续吃了三天……你看看我带来的四千将士……都饿瘦了,没有力气怎么上阵杀敌……”

  “陛下当真一粒粮食都没拨给殿下?”穆宗贤有些不相信。

  “没有,只给了四千石的黍种,孤总不能让将士吃了黍种吧?”李治连续叹了几口气,“调粮需要从各地间断性的调拨,孤来的匆忙,也实属无奈。空手套白狼这活孤还真就做不了,只能委屈穆大人在多借孤一些余粮了……”

  穆宗贤知道,调拨粮草很麻烦,不是一日两日之间就能完成的,更何况晋州刺史发现旱情隐瞒不报,已经错过了时日,晋王这次来不可能带过多的粮食。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