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二一章 百姓的万民伞_盛唐第一恶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来都是恭维的话,这些恭维的话其实也是送行的话。斐似道不是赶他们走,而是他们必须走。

  第二日,左威卫的军士们分三批分别进了崔家大宅,狠狠的吃了一上午的流水席,修正了一个时辰,压着一万石的粮草出了蒲州城的城门。

  城门前,难民们举着一把各色布料做成的大伞,由晋王李治救下的老汉和儿子举着,“殿下,没有您就没有咱们这些人的今天,乡亲们无以回报,特送上万民伞给殿下送行。”

  万民伞,是为颂扬地方官的德政而赠送的伞。伞上缀有许多小绸条,上书赠送人之名氏。地方官离任的时候,万民伞是用来表示一点挽留,意思是这个父母官,像伞一样遮蔽着一方的老百姓,送的伞越大,表示这个官越有面子。

  如果在这个官被撤职或者降职的时候,当地还有人送伞,甚至拦轿,说明这个官绝对是个清官或者好官,而且当地人同时又有情有义。

  难民们把万民伞送给李治,李治的眼睛红了,他没想到自己会得到万民伞,这是百姓对他的认可,郑重的收下了万民伞,李治擦了擦哭透了的眼睛,启程离开蒲州,直奔晋州。

  “呦……”程怀亮策马走在李治边上,“晋王殿下怎么哭了?”

  “感动的。万民伞在大唐开国的时候,父皇剿灭刘黑闼,当地民众送给父皇一只,光禄大夫魏徽任地方官的时候得过一只,云麾将军李银环当年剿匪,我偷跑出去跟着她,亲眼看见她把军粮和缴获的粮草全用来赈灾,当地百姓送给云麾将军一只……。全国只有三只万民伞,现在都在宫内放着,父皇说要时刻警示自己,那不是几只布条不是名字,而是百姓的心。原本以为我没机会得到万民伞,不会得到百姓的认可,谁知道今天居然得到了万民伞,我不光意外,还很激动很开心,我一直以为年龄太小帮不上父皇什么,现在看我还有点用处,最起码在为父皇分忧的时候还得到了黎民百姓的认可。”

  其实,程怀亮不知道的是,这不是大清朝,大清朝的万民伞是用来作秀的,唐朝和唐朝以前的万民伞,那绝对是百姓的心。

  李治写了折报,总结了蒲州赈灾的经验,有结合和程怀亮那里学来的防旱抗汛、抗雪灾等相关经验,给李世民写了一份《赈济十策》。着重强调灾民的管理,赈济步骤一击一系列的方针,同时还把老神仙孙思邈的药方一并呈交。

  李世民收到折报之后,大为震惊。急忙找见魏徽、长孙无忌、房玄龄、褚遂良等名臣,一起观瞧李治所写的《赈济十策》。

  李治所写条理分明,思路清晰,一眼就能看懂读懂。这群老臣们心里虽然知道这都是程怀亮这犊子搞出来的事情,呈交的是李治,可不能点破,毕竟李治也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尤其是,蒲州刺史也上了折报大为赞扬李治和程怀亮,还着重说了难民们自发的造了一把万民伞送给李治,更是让李世民喜上眉梢。

  【讲真,最近都在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

  “陛下,《赈济十策》可以逐步推广下去,按照蒲州传来的消息,已经有了正面的典型,也见到了成效,《赈济十策》可以像是教科书一样传达至个郡县,再有灾害之年也能提前做好相应的措施,而不是想往常一样,大批难民涌入长安。”长孙无忌第一个开口说话。

  “准奏。这件事交给房爱卿。”李世民的眼中充斥着一股子斗志,李治太长脸了,“一定要落实,落到实处,做到实处,这不是做样子,如果有做样子应付的,就地砍了。”

  “臣领旨。”房玄龄施礼。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