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七章这是病,得治(求追读、求推荐)_大唐:从冷宫起步的嫡皇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望族,都快在朝堂上打起来了,简直不成体统!”

  这茬孔颖达也不敢接啊!

  说孔家超然世外也好,说中庸保守也罢!

  在当下这个讲究出身的时代,他可不敢得罪四姓高门!

  再说了,孔家也是山东望族。

  在某种程度上,孔家跟四姓高门算是同气连枝的关系。

  “此事老臣不敢置喙,但凭陛下圣裁”

  孔颖达躬身回道,随即再次沉默。

  “真是个老滑头!”

  李世民暗自忖道,却很无奈!

  ……

  转眼之间,几天就已过去。

  平康坊别业出产的新鲜蔬菜,种类又多了几样。

  跟之前一样,这些新鲜蔬菜主要供皇家和勋贵们食用,老百姓暂时还享受不到。

  李医坐着马车,亲自将这些新鲜蔬菜送到了勋贵和百官的家里,狠狠刷了一把存在感,也捞了不少实惠。

  与此同时,长安县和万年县的几个蔬菜大棚也开始出菜。

  最先出棚的新鲜蔬菜,依旧是生长速度最快的豌豆苗和蒜苗。

  出菜的当天,照顾那些蔬菜大棚的流民和百姓,全都陷入了疯狂的状态。

  大家一边在温棚里忙碌着,一边不停流着眼泪,怎么也止不住!

  同在现场的民部和工部官员、长安县和万宁县的两位县令,还有众多衙役等等,也都激动的涕泪交流!

  而缔造这些奇迹的李医,却没有出现在任何一个蔬菜大棚,而是选择待在太极宫的小院里。

  他清楚地知道,只要自己出现在那些地方,瞬间就会被众多感激涕零的流民和百姓围起来。

  那些近乎疯狂的流民和百姓,甚至有可能直接将他抬上神位,供奉起来。

  这样的风头实在太大,他可不敢出,不得不回避!

  毕竟当今天子是李世民、太子是李治,自己不过是一个白身公子而已。

  就连李世民承诺的那个开国县男,也还没落实呢!

  上午,开市的钟声刚落。

  在长安县和万年县县令的亲自带领下,两支运送新鲜蔬菜的车队,就已驶入东西两市。

  这两支车队刚一出现,立刻引起了巨大轰动。

  看着牛车上那一筐筐绿油油的新鲜蔬菜,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天爷啊!哪来的这么多新鲜蔬菜,现在又不是夏天?”

  “还用问吗?肯定是那些温棚里种的菜,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收成,简直是神迹啊!”

  在此起彼伏的惊呼声中,人们蜂拥而上,争相观看牛车上的那些新鲜蔬菜。

  豌豆苗和蒜苗并不新鲜,大家都吃过见过。

  但谁在大冬天见过这么娇嫩的蒜苗和豌豆苗?而且数量如此惊人。

  在人们的簇拥下,两支车队分别行驶到东西两市的主街上,然后沿着主街一字排开。

  西市这边,长安县令直接跳到一辆牛车上,激动不已地高声宣布。

  “各位父老乡亲,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些新鲜蔬菜,全部出自前不久刚建成的温棚”

  “今天是那些温棚第一次出菜,特意拉来给大家尝尝鲜,以后还会有更多新鲜蔬菜上市”

  “从此以后,大家就能在冬天吃上新鲜蔬菜了,这简直像做梦一样!”

  “别的我就不多说了,现在开始卖菜!”

  话音未落,众多围观看热闹的人们就已陷入疯狂。

  同样的一幕,也在东市同步上演着。

  甚至可以说,东西两市都因为这些新鲜蔬菜而沸腾了。

  即便李医为第一批温棚蔬菜定的价格很高,但还是低估了长安人的消费能力、低估了大家的热情。

  那些嫩的都能掐出水的新鲜蔬菜,转眼就被抢购一空。

  很多人都是整筐整筐地买,丝毫不在意昂贵的价格,只在乎能不能抢到。

  他们之中既有勋贵子弟,也有富商豪绅,还有一些酒楼掌柜等等,口袋里都不差钱!

  为了抢到新鲜蔬菜,有些家伙甚至撕扯起来,不惜拳脚相向。

  最后还是长安县和万年县的衙役出面,好不容易才控制住局面,平息失态。

  看着这一幕,站在人群外围的一些胡人和胡商,嫉妒的眼珠子都红了。

  “不愧是天朝上国,居然能创造出这样的神迹!”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