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八章 观圣遗同道古迹 返越地异梦君臣_截教之火灵门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骨片中的黑气,比公孙沛身上的厉害得多!

  若不是孟轲把其中的白光勾出,共同抵抗了这黑气的侵扰,只怕凭孟轲现在的水平,今天未必能全身而退。

  他回到帐中,也没注意到什么时候公孙沛已经悄然消失了,只是迫不及待地掏出骨片,再一次沟通其中的白光。

  “彼时仙神下凡,共伐之……”

  “上不得已,战而胜之……”

  “惜哉,惜哉,上欲使之活……诸圣该死,仙神有罪!……戮于野。”

  孟轲反反复复地把玩着这枚骨片,不断地用文气去沟通,但是只能获得这些信息。这枚骨片年代已久,里面暗藏的白光也已经被磨损得有些残缺。

  这白光只有用文气才能激发出来,可见这信息的记录者一定也是一位了不起的饱学之士,骨片上面的记号,倒是有些大夏时期文字的痕迹,但这又难以断定。

  儒家的人好学且喜欢追溯三代的历史,故而对三代的文字都有一些研究。孟轲虽然不认得,但好歹见过一些他人的论述。

  这列记号排列整齐,暗含某种规律,应当是具有文字的作用,而不是作为图案使用。

  从仓颉造字时起,每朝每代的文字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从最初的图形,渐渐地衍化成纯粹的文字。所以越是早起的文字,结构上就越是接近原始的图形。

  这记号的结构还具有很明显的象形特征,与孟轲见过的商代的文字又大有不同,因此应当是大夏,甚至是更早的文字。

  若不是记录者使用了文气来镌刻,孟轲又恰巧刚刚初步掌握了文气,只怕也是只能和那汪敷一样,只是把它当成了自带黑气的一枚器物了。

  上又是谁?

  主人?主上?首领?君王?

  “诸圣该死,仙神有罪!”这等狂悖之言又是谁说出口的?是“上”?还是记录者?“还是这个被“戮于野”的人?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记录者曾经亲身经历过一场仙神参与的大战。

  这又是一场什么战争?双方是谁?

  商朝之事,到了此时很多都已经无法考证,而更久远的传说中的大夏,要查起来更加是困难重重。

  而且这东西出现在越国之地,究竟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还是只是机缘巧合?

  孟轲反复思索,终究还是无法解开谜题。

  眼下孟轲更感兴趣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文气的运用。

  淳于髡告诉孟轲文气的存在,但并没有说文气要具体怎么运用,只是告诉他文气可以被激发出来。

  淳于髡究竟是自己也不会,还是有所保留,孟轲不得而知。

  可是这枚骨片的主人却很明显是此道高手。

  人身上有气,有各种各样的气。

  杀气,怒气,文气等等不一而足。

  每一种气都有自己的特质,而每一种气,又有各自的特性,比如孟轲的文气就是至刚至强的浩然之气。

  孟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