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八章 经济与开发_大唐盗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音一落,满朝文武立刻寂静无声,连喘息声都听得到。

  那些在相互低声商议的大臣,一个个都闭上了嘴巴,等候杜荷的惊世之言。

  就连坐在上头的李世民,见杜荷出列,眼中也是一亮,lù出了期待的神sè。

  唯有杜荷有些莫名其妙,貌似自己老子当朝宰相,说话也没有这般隆重的待遇吧……

  其实这也不怪群臣过于慎重,而是杜荷的表现,让他们不得不慎重以对。

  杜荷的真才实学,只有他自己知道。在军事上他确实有些天份,

  政务上却没多大本事。不说是二百五,跟满朝的这些治世能臣相比起来,还是有着极大差距的。往往他们深入讨论的时候,杜荷都插不上嘴,都在一旁听着,当个木头人。

  但他只要一发话,那就是根据历史经验总结出来的大道理,而且是利在千秋,功在社稷的大事情。什么海上丝绸之路,什么番薯的推广,什么两季水稻等等等等,无不证明杜荷那“超常”的远见,罕见的治世之能。

  故而满朝文武都觉得杜荷是一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人物,他这一开口,将满朝大臣都给带动了,都等着看他会吐出什么样的惊人言语。

  杜荷道:“我大唐疆域之广,远胜历朝历代,每一处因为水土的不同,有着各自的特sè。比如说南方的农业,蜀地的纺织业,青海一带的食盐产业以及畜牧业,都有各自的特sè。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中原地区的经济走向,基本上已经定型,都得到了合理而有效的开发,就算在怎么重视,收获的成就也是有限。就比如魏相说的,大力发展陶瓷、

  纺织行业。魏相总结了我大唐经济走向,发现陶瓷、丝织品畅销异域,在遥远的西方,特别的受欢迎,往往一匹布,一个瓷器,在西方能够卖出天价。抓重这个行业,全力打开对西方的陶瓷、纺织贸易,加速我朝经济,这个提议非常妙,但是我冒昧的问上一句,效果真的很大吗?”

  他自问自答道:“我不觉得,我大唐的陶瓷、纺织行业都有一定的区域xìng,比如说蜀锦,蜀锦案繁华、织纹精细,配sè典雅,独具一格,是一种具有民族特sè和地方风格的多彩织锦,可谓天下一绝。现在蜀中的发展,本就以纺织行业为主,就算在如何的发展蜀中的纺织业,得到的成果也是有限。瓷器也是一样都有一定的区域xìng。另外这里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多而杂。陶瓷、纺织都是细工慢活,讲究技术,一针一线,每个步骤,都急不来,一但数量多了,竞争jī烈,反而会令地方人为了最求利益而放弃质量,在加上一些手艺技术不到家的人从中浑水mō鱼,会使得质量大幅度下滑,反而得不偿失。魏相的提议,能够让我大唐获利,可获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