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章 因果_青云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卷风雨江南第九十章因果

  东南平定以来,自京师到地方,朝野的官员都变得十分忙碌。户部忙着征调钱粮,统计江南百姓户籍人数,吏部忙着官员的升迁调转,填补因为水患和叛乱而在东南政局上形成的官员空缺。兵部和五军都督府也在忙,兵员的征召和调动,各级将领的调遣和卫所的整布,都需要在短时间内成形,并且上报。

  启元帝这些天一直很忙,各地送上来的折子经由通政司阅览之后递到御前,堆了好大一堆,连续好几天不停地批阅,到现在也还没忙活完。不过忙碌归忙碌,启元帝的心情却比以前好了很多。登基之后,他虽然是万人之上的皇帝,可是整个国家之内,依然还有一些东西是他不能轻易触碰的,有一些东西名义上是属于他的,实际上却被诸王把持着。比如东南、西南的盐场、茶园、铜山等等……

  不过经过了很久的谋划之后,现在叛乱已经平定,朝廷的削藩策推行无阻,短短的两个月之内,先前还分散在诸王手中的财政大权,已经悉数收归到朝廷手中,收归到启元帝手中。现在的诸王,除了封地的供养和名义上的爵位之外,再也无法同之前的地位相比了。除了西南的蜀王仍旧留有青番卫的兵权之外,所有的王爷除了王府的护卫之外,再没有人拥有像吴王张秀那样的大军。

  兵权、财权都集中到了自己手里,启元帝面临的虽然是江南的政事、民事、军事各个方面汇集的烂摊子,但他一点都没有焦头烂额的感觉,反而心情很愉悦。因为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真正的万里江山,整个大建朝的国土之内,再没有他需要顾忌的东西,再没有他伸手却触摸不到的地方。以前拟旨时的处处受制、需要做事时财政上的捉襟见肘,到如今,都已经离他远去,再不是需要忧心的问题了。

  然而,世事如流水,旧的去了,新的又来了。

  大朝会上,关于东南的政事和军事都已经大局已定,例行公事完毕之后,就在众人满心欢喜地准备退朝之时,忽然一个人颤巍巍从文臣班首走了出来,微微躬身一礼后,一句话把所有人都险些打了一个跟头。

  出来的赫然是当朝首辅、内阁大学士李东路。他的话意思很简单,“臣已老迈,不堪一用,乞骸骨,回故乡……”

  李东路要告老还乡!

  眨眼之间,一向肃穆安静的朝堂上头,顿时一片哗然!

  李东路是天历十四年的进士,为官数年,身历两朝,敦厚端方,任人无数。现年六十八岁的李东路,宦途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但屡历挫折之后,却在最终荣登文臣的顶峰,不但被加为大学士,入了内阁,还坐到了当朝首辅之位上。而在东宫初正之时,如果不是他一力举荐杨自和,那么按照启元帝的意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