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二章 纸_青云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纸笔趣∞阁小说网∞www.hAobiquge.cOm

  新雨之后,秋阳高照,天气既凉爽又不显寒意。静安草堂之上,沈修正在讲述着字句之义,一群孩子仰着头,神情庄肃却不呆板,听得极为认真。草堂里三十多个孩子,位置是按照身高来安排的,个子小的童子坐在前边,林跖才四岁,自然是最小的了,所以坐到了第一排,正好在沈修的眼皮子底下。而林南个子则要高些,坐到了中间。沈修既然选择开设草堂教书,自然就不会在意学生的身份,即便端和郡王的大儿子庆林,也没有得到什么特殊照顾,一样按照身高坐在众人中间。说来也巧,他的位置就在林南的旁边。

  当日林武和静安斋主沈修在后庐空地上品茶对谈一番之后,林南和林跖在草堂读书的事情就没有任何悬疑地解决了。二人从那之后便每日里早早起来,坐着马车前往城郊静安草堂读书。虽然林武此后一直没有来,但应有的师礼却早就送到了。

  开蒙读书,在文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开蒙的老师,在某种程度上是仅次于生身父母的重要人物。在今后成长的过程中,担任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影响深远。比方说一个人做了官,遇到了另一位,两人互叙生平履历,大多都会问到开蒙恩师。一方面是寻找贴近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是互相透透底,比比谁的师承来历高。

  若是其中一人问另一人发蒙老师是何人,而另一人答不上来……那就出笑话了。答不上来的人不但会惹人耻笑,甚至会因此累到丢官罢职。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那时候“尊师重道”可不是说说而已的,连自己发蒙老师都不记得,这可是不能容忍的大事!

  所以古人对于发蒙读书很重视,对于给孩子开蒙的老师也极为尊敬,甚至还有专门的仪式。但静安斋主沈修授业开蒙,则不讲究这些。对那些穷人家的孩子不讲究,对富贵人家的孩子同样也不讲究,一视同仁。没有仪式,也不提师礼,给了就收,不给也不主动索求,完全一副闲散先生的样子,所以林武也没有强求,只是给的师礼又厚重了几分。

  端和郡王是二等王爷,家底厚实,给的师礼自然更多。只是老爹花钱,儿子却不买账,庆林表面上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实际上却没怎么听进去。沈修在的时候,庆林从不胡闹,只是偶尔迷糊一下睡睡小觉而已,沈修一旦不在,庆林便立时换了一副模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