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7章 博客中国_重生之俗人一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查缺补漏之类的。

  人无恒产则无恒心,这在互联网世界表现得尤其明显。如果一个人在公司有股份,成为可以话事的股东,那么他对公司的感情跟那些拿干工资的普通员工相比,不论是积极性还是责任心,都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而如果只是一个打工仔,大多数人的心理,怕就是得过且多,对得起自己的工资就行了——这还算有良心的,很大一部分人的心头则是混日子,混时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王勃现在事业众多,以后还将开发新的事业,注定了他不可能凡事亲力亲为,只能依靠别人集众人之才去给他打拼,那么最好的方式当然就是他出钱,出点子,别人出人,出技术,大家成为合作伙伴,一起赚钱。

  跟两人会面之前,唐建详细的跟王勃汇报过两人的情况。这两人的技术没什么二话,在他们系上都是有口皆碑的。人品,这个不好说,需要长久的了解,但是据他粗略的打听,周围的人都觉得他们为人还不错,没有什么坏的风评。或许有那么一点点的傲气,但这也是人之常情,恃才傲物,有才能人的大多傲气。没才能的庸人想傲也傲不起来。

  不过有一点,唐建告诉王勃,两人目前在系上都挺受他们导师器重的,也参与了学校的一些研究项目,能不能让两人腾出手来,“一心二用”,这个他无能为力,只有看他了。

  王勃一听唐建在电话中这么说,立刻笑了。

  华夏社会的研究生,博士生是一种什么状况,他可是知之甚深,那完全就是教授的廉价打工仔。简单的举个例子,一个一亿的项目,首先学校的头头脑脑会刮一层,一半或者一半以上,然后分到具体负责该项目的导师手里,也就只剩两三千万,一两千万,最少的甚至只有几百万。项目拿到了,导师开始召集研究人员进行研究,买设备,买材料之类的,而研究的主力军是谁呢?不是导师,也不是牛逼哄哄的教授,基本上都是自己的弟子,还在读书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导师和教授只是挂名,负责催进度,在项目研究的本身上很少,或者完全不帮助学生。他们只拿钱,只负责各种各样,五花八门但是跟学生一点关系都没有的报销。而作为研究主力的研究生,博士生,只会象征性的给点几百元的小钱,甚至小钱也不给,请你吃一两顿饭了事。学校领导,下面的导师,教授为啥这么狠,这么苛刻?因为领导,导师和教授的孩子,老婆要出国啊,要去国外买奢侈品啊,他们的孩子要买车买房啊,他们自己也要经常奢侈,甚至包二奶,找情人什么的啊!钱都用去研究,用去给学生发工资,他们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怎么办?

  华夏高校的绝大部分的研究项目,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一个运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