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这缘分,像一道桥_大明最后一个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来一个熟人,脑中突然冒出一句后世传唱颇广的歌词来:“这缘分,像一道桥!”

  当即对着来人拱手道:“曹兄,别来无恙!”

  来人一愣,待看清楚李元的模样,原本古井无波的脸上立刻漾出了一朵花:“李兄弟!你怎么在这里?这两天天天想着你我何时再见,没想到一抬头你就出现了,哈哈,你我因果很深啊!”

  来人正是曹文诏!

  听到曹文诏的话,李元叹了口气回到:“本来想着参见完经略大人就来找曹兄弟的,但是家中事情一时缠身,没能前来,曹兄弟不要见怪。”

  “兄弟哪里的话?你我一见如故,哪有那么多怪与不怪,走走走,去家中喝酒!”曹文诏拉住李元,就往巷子里面走。

  李元还未来得及解释,众人身后,刚刚那少年从院中探出头来:“二伯你们认识?”

  “这......是怎么回事?”牙人独自站在一旁凌乱起来。

  倒是李元心中明白过来:“做买卖做到兄弟家中来了。”

  等李元一番解释,众人这才明白过来,这缘分,确实妙不可言!

  最后牙人无奈,只能苦笑着朝几人拱拱手离去,方玉儿看牙人辛苦白跑了一趟,拿出五文钱递给牙人,当时茶水费。

  牙人千恩万谢的收了,才依依离去。

  他人不觉有什么奇怪,但是方玉儿此举倒是让李元刮目相看,出身贫寒,但是却丝毫没有守财奴的心思:“还是太善良。”

  院子中,几个男人对坐,方玉儿在厨房之中带着宝儿忙活,弄些吃食,酒菜。

  经过曹文诏的介绍,李元已经得知,小少年名叫曹变蛟,曹文诏之侄。

  在李元有限的的印象里面,只知道曹文诏一门皆为忠烈,最后无一偷生,全部殉国而死。实际在后世中,历史对于曹变蛟的评价颇高,有史曰:金国凤之善守,曹变蛟之力战,均无愧良将材。

  “李叔,刚刚小子有眼不识泰山,可不要责怪,我听二伯讲了你宰杀建奴的事迹,一心想要参军报国,可是一腔热血碰到冷板凳,二伯他就是不同意,这才心情烦闷,导致......”曹变蛟说着偷偷瞄了曹文诏一眼,慢慢没了声音。

  “你个混小子倒怪起我来了!”曹文诏又气又笑。

  “变蛟,你想参军报国?”李元这边倒是好奇,看起来少年岁的样子,还有这等心志。

  曹变蛟听到李元质疑,立刻接口道:“大丈夫立于世上,当持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我反正不想抛家舍地,去关内求那安安稳稳的顺民生活。李叔,让我跟着你吧,我学东西很快,力气也大,别人都说建奴凶恶,我可不信,都是肉体凡胎,真要在战场上见到了,看谁的刀快了,将来横刀立马,斩杀建奴与马下,嘿嘿,也算是光宗耀祖。但若庸庸碌碌一生,那岂不是人生第一悲惨之事?”曹变蛟一边说,一边叹气,看起来一副壮志未酬的样子。

  曹文诏这边则严肃道:“变蛟,我已经说过了,此逢乱世,你要去入军,可以,但不是现在,至少要等到一年之后,此事没得商量。”

  李元也听明白了,对着少年劝道:“变蛟,一年的时间里,你可以做很多事情,目前局势不明,建奴与大明之间都在相互试探,而你年纪幼小,现在的确不是时候,可以趁此时机,多读书,多习武,将来有用之身方可一展雄图。”

  曹变蛟听两个人都不同意自己参军,默默无语,半晌,才仰头将杯中之久一饮而尽,肃声道:“好,就听李叔的,趁此时机,习武读书,将来才能杀敌复地,建功立业。”

  “嘿,我的话你这小子倒是一句没听进去,”曹文诏笑骂道。

  酒过几巡,曹文昭与李元则推杯换盏,自然谈及目前辽东局势。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