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案件的假设与推理_东京警察非正常升职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校很可能是犯人选择作案地点的重要标准。

  接着,我在地图上标记了三处犯罪现场附近的高中,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这三所高中都是该区域内距离车站最近的学校。

  犯人选择的犯罪地点靠近车站,这是不是就意味着犯人需要在犯案后,通过车站进行逃离,那么犯人就不是三个区的居民。”

  这时,岩崎理子提出了一个问题:“以上推理,只可以排除犯人不是居住在案发三个区,但你是如何确认犯人来自青木区呢?”

  上杉信晃了下手指:“当时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开始并没有什么头绪,直到我想起犯人作案有两个关键点——高中和高中生。

  基于此,我产生了一个推测:犯人会不会也是一个高中生呢?

  如果这样推测,也是符合犯罪嫌疑人将高中生做个目标,因为犯人本身就是高中生,更容易产生这种作案动机。

  而且如此一想,这个时间也有所解释了,因为高中生就是三点放学的,恰好符合作案时间。

  这个推测在得到案件中多个现象的佐证后,于是我就继续沿着犯人是高中生这条路往下推理。”

  “假设犯人是高中生,3:00放学他就离开了学校,那他就没有参加社团活动,是归家部的一员,而这三起的受害女生,也都是归家部,在三点多回家时遇到了袭击,时间上倒也吻合。只是现在的搜查范围依旧太大,我还需要继续缩小范围。”

  “根据以上的推测,这名犯人并不是在这三个区,且因为高中未成年,无法自行驾车,所以他需要乘坐电车来实现区域移动,假设犯人在三点放学后,立刻开始行动。

  而这三起案件中最早发生的一起是在3:20分,这之间有二十分钟,先除去从犯人从学校赶到车站,再从车站赶到案发现场的时间,那他只有不到十分钟的乘车时间。

  我查了一下,十分钟以内的车程,符合条件有附近的三个区,然后再交叉对比其它两个区的车程和案发时间,综合符合的目标区域只剩下一个,那就是我们的青木区。”

  上杉信说到这没有继续往下说,而是先做了个总结:“根据以上的推理,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犯人是来自我们青木区的某个高中生,并且从他没有参加社团活动来看,他应该是归家部的。”

  岩崎理子疑惑的接话:“但藤田正男却并不是归家部的,那你后来是怎么锁定藤田正男的?”

  “这就要感谢第三起猥亵案的受害女生,她给我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