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八十五章 他和她为人类了解世界的物质本源作出了伟大的贡献!_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数学年刊》,我就会很满足了。”

  陶教授笑道:“秦院士,我不在意你将论文投到哪里,我现在只想第一时间看到论文。虽然我没深入研究过‘杨-米尔斯方程’,但我对你们的青柠海啸风暴流循环算法有很深入的了解,我很好奇你们怎样解决‘渐近自由’的问题!”

  “没问题,我们完成投稿后,会第一时间上传到arxiv上的,再等我们几分钟。”

  ……

  几分钟后,一篇名为《以二次优化后的青柠海啸风暴流循环算法求出“杨-米尔斯方程”的通解》的论文悄然上传到arxiv上,然后在arxiv网站管理员的全站公布和置顶中,迅速转化为电波信号,以光速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再次激起了无数的浪花!

  在千禧年七大难题的知名度中,“杨-米尔斯的存在性和质量缺口”应该是排名较往后的,因为它听起来既“不好记”,也很难理解,甚至比“黎曼猜想”还要难理解得多,起码“黎曼猜想”的描述“关于黎曼ζ函数ζ的零点分布的猜想”,多数人即使看不懂也能大概明白,哦,这是与素数分布有关的猜想。

  但“杨-米尔斯的存在性和质量缺口”涉及到太多的理论,宇称不守恒、杨-米尔斯理论、杨-米尔斯方程,这些都是什么鬼?存在性和质量缺口又是什么玩意?

  相信绝大多数普通人都看不懂听不明白也不感兴趣。

  哪怕是学术圈子里的,只要不混数学圈不混物理圈子的,多半也对这个猜想只闻其名不知其意。

  但对于数学界、尤其是物理界来说,“杨-米尔斯方程”的意义绝不在“n-s方程”之下!

  物理学的终极目标,与数学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大一统”!

  物理学家们在“物理学”诞生后,就一直研究各种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并总结出了一堆关于力学、声学、光学、热学、电学之类的定律,时至今日,这样的定律定理数量早已多不胜数,以至于学习物理的人都会被弄得有点头晕眼花,而专业细分领域也越分越细,单是力学,细分领域就超过百个。而前沿的量子力学,其细分方向更是多如牛毛。

  很多人在头疼之余也会情不自禁地想,如果能用一套最基础的理论来描述所有的已知规律、定理、定律该多好?

  这就是物理学家们追逐大一统的初衷,也是终极梦想。

  数学与之类似。

  纵观物理学与数学的学科发展历史,也是一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

  物理学史上,大家公认的大神几乎都是在“大统一”上留下名字的大牛,比如传闻中的“一牛二爱三麦”。

  牛顿以一本《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把数学引入了自然科学的国度,一举拿下了当时天上和地下所有的力;麦克斯韦以他的方程组,一举统一了电、磁以及光;这两位大神的理论,将所有已知自然现象背后的力都归结为引力和电磁力。

  而当爱因斯坦横空出世,用狭义相对论融合了电磁力,又用广义相对论消化了引力,在物理大一统的道理上迈出辉煌的一步。唯一可惜的是,爱因斯坦也未能将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完全统一起来,从而实现引力和电磁力无缝融合、用一套理论解释全部物理现象。

  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物理学家们勐然发现,除了引力和电磁力外,居然还有强力以及弱力,物理由此进入“引力、电磁力、强力、弱力”四国鼎立的局面!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