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零二章 物理、生物突破到“宗师级”,以及掉落的“密钥”!_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学校已全力将一切的风浪与狂潮挡在了校园之外,而学校的师生们也早已习惯了秦克和宁青筠的“超神”表现,但要拿到了两个诺贝尔奖对两人在校园生活完全没影响,那肯定是骗饶。

  两人中午去食堂吃饭,每当排队打饭时,教授们、学生们都会主动笑着让出位置,给两人最优先的打饭权——虽然两人并不需要这样的权利。

  两人去求真书院讲课、或者给数学系物理学上“你问我答”的创新课堂时,来旁听的学生几乎能将教室及外面走廊挤得水泄不通,有如清晨上班高峰期的地铁车厢。

  而清木大学数学系与物理系,都已在积极地申请转“系”为“学院”了,有两位诺奖大老兼菲奖大老坐镇,这样的申请自然是十拿九稳的,据这确实也只是走个流程,最迟明年就能批复下来,到时清木大学的数学系、物理系将正式更名为“数学与科学学院”、“物理学院”。

  同时托秦克和宁青的名气,也吸引了不少在国外任教、极优秀的中青年学者来到清木大学任教,进一步充实了数学系与物理系的师资力量。

  当中就包括陈立成教授在mit的导师,今年才42岁的张纬教授。张纬教授出身燕大,是近二十年来燕大里出类拔萃的新生代数学家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国外取得phd后也曾短暂回国任教两年,后来实在不习惯国内的学术氛围便再次出了国。这次回归,就是想与秦克、宁青筠结交,并一起推动夏国数学事业向好向上发展。

  除此之外,流体力学实验室里的氛围也有了明显的转变。除了姜为先和郭维阳两位院士外,众人都对秦克二人有了种发自内心的崇拜与隐隐的敬畏。这种敬畏与亲和力无关,是人类然对着远远超越自己的强者那近乎本能的遵从和仰视,这使得秦克也不好意思像以前那样插科打诨了,有时还会因为自己随便一句话,便有许多见习研究员当成“圣旨”一样执行而哭笑不得。

  秦克和宁青筠还是更喜欢以前那样轻松自在、大家没什么等级观念可以自由表达不同意见的氛围。

  为此秦克还专门开了个会,再三重申了这点,流体力学实验室里的氛围才慢慢恢复了正常……

  这些都是工作生活里点滴的变化。

  另一个变化则与两人有没有拿到诺奖无关。

  自从田剑兰院士知道宁青筠怀孕的事后,这个性格孤傲不太合群、正义感十足、不擅人际交往、外冷内热的女院士,深感宁青筠在京城没什么可以依赖的长辈,便隔三岔五地过来串门。

  对于亲人不在身边的田剑兰院士来,宁青筠既是她毫无保留地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的弟子,也是类似于孙女一样的亲近晚辈,这份感情在日常的师生相处中点滴积累,在听闻宁青筠怀孕后,自然而然地化为了关心与疼爱。

  只是田院士生性傲娇,不擅表达内心的感情,刚开始登门显得很是生疏,也不知道该什么,于是很常规地问候宁青筠一二便告辞了,有时走到一半又想起还有不少话没,便懊恼地直揉额角。

  后来还是秦克瞧出了问题,便向宁青筠“支毡,于是宁青筠按秦磕“指点”,开始学着向田剑兰老师“撒娇”,一会腰酸,一会肩膀不舒服,田剑兰留下来的时候不知不觉便长了,陪着她在别墅内多走路,还找了不少孕期的书来与宁青筠、秦壳一起探讨。在宁青筠和秦壳的陪伴下,田剑兰那偶尔古峻严肃的脸上,也会露出温和的笑容了。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