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四十三章 名为偏差、实为进步!这是划时代的发现!_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居并发表各种言论,上个月那次针对秦克与宁青筠论文大放厥词进行否认和抨击的“CERN内部人士”,就是这位秃顶米国老教授。

  熟知内情的各国记者们,包括《夏国科学先锋报》的记者袁兆英在内,目光自然都第一时间寻找特罗维奇教授。

  特罗维奇教授的头发几乎掉光,那秃顶的样子还是很好认的,很快袁兆英就找到了目标人物。只见特罗维奇教授脸色阴沉,抿紧嘴唇一言不发,也没与四周的同事交流,让袁兆英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是因为媒体的压力让这老头子心情不爽,还是实验出来的结果有什么出乎他意料的情况出现?

  袁兆英更加好奇了,特意让随行的摄影师搭档多拍了几张特罗维奇教授的照片。

  下午14:30,CERN的实验结果发布会终于准时开始。

  本次发言的是科学政策委员会的首席科学家,来自鹰国的粒子物理学家詹姆士莱德曼爵士。

  莱德曼爵士是鹰国皇家学会的院士,198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CERN里最负盛名的物理学家之一。

  老爷子穿着一丝不苟,系着黑色的领结,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了惯例的实验回顾,他先从近十几年来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谈起:

  “自从2012年,我们成功探测到希格斯玻色子,宣布补完了标准粒子物理模型的最后一块拼图开始,我们一直致力于通过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来对包括夸克、强子、W和Z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等在内的粒子进行更精确的测量和研究,以进一步了解这些粒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同时不断探索暗物质、研究新物理模型……”

  不得不说,老爷子还是很有水平的,明明只是惯例的开场白以及对CERN的吹嘘,却偏偏能将复杂的粒子理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表述,且不乏趣味,使得哪怕是门外汉的记者们,都能通过这短短十分钟不到的“前情概要”,了解到许多粒子物理的研究历史、以及本次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的意义。

  “这次我们进行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是从三年前就开始计划,在近一年投入了差不多四千人员进行筹备,对LHC进行了多达129项升级,升级后的LHC提高了30%左右的粒子束能量,能够更深入、更精确地探测基本粒子的性质……”

  莱德曼爵士这番话相当于是驳斥了网上的谣言――说什么本次实验是为了证伪秦克宁青筠的论文假设。

  “接下来,由我公布本次实验的结果。”

  见老爷子最终将话题转到最关键之处,台下的记者们顿时有点小骚动,但很快又安静下来,人人都竖起了耳朵,看着台上的白人老头。

  在无数人的紧张注视下,莱德曼爵士示意工作人员打开了一系列的图表。

  只见大屏幕上出现的第一张大图是无数密密麻麻的绿色小点,每一个小点代表着监测到的一个撞击信号,按不同粒子能量段进行分布:“首先我们先讲解一下海量质子-质子对撞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底介子衰变中的带电奇异粲介子和带电介子末态中观测到了一个带有双电荷的粒子,衰变性质与普通介子相似。这是首次在实验上发现双电荷四夸克态强子,而且是同时发现两种全新夸克组分的强子伙伴……”

  莱德曼爵士一张张图表地讲解着,台下的科学家们神色严肃,记者们却慢慢听得有些晕了,虽然莱德曼爵士尽可能地将实验结果进行了简化描述,主要讲的也是本次实验的最新发现,记者们依然越听越是晕头转向,只能发出“哇,好厉害”“听着很不可思议的样子”之类不明觉厉的感叹。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