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卷 此去谢府 第386章、丰厚回报_退役宫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既有一定权力,又不象尚书令那样权力大的让人猜忌,改任以后不升不降,裴寂不会落了面子,李世民也不会再猜疑裴家,实在是皆大欢喜。

  用现代话来就,既不碍皇上的眼,又能发挥自己的余热。既解了皇上的疑,又让皇上落个敬重老臣爱惜贤才的好名声。这可是恶名昭昭的李世民目前最需要的,李世民当然爱死他了,不但化解了两人的矛盾,还让裴家走出了困境,这件事过后,李世民定会补偿裴家的。

  听说当时在朝上,裴寂提出这个要求之后,李世民开始再三挽留就是不答应,裴寂却磕头苦求,一再诉说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却还想为皇上尽忠的迫切心情,请皇上看在太上皇的面子上满足他的心愿。

  皇上无奈,十分惋惜十分勉强地同意了,却要求裴寂必须推荐一个堪任尚书令之人,否则不谁奏,裴寂当场推荐中书省左仆射房玄龄担任此职,皇上沉思一会总算同意了,免去裴寂尚书令一职,改任门下侍中,又要求他经常常指点房玄龄。同时赏裴家许多财物,并责令太医下朝后即去裴府,好好为裴爱卿调理身体,务必使他精神抖擞地为朝廷效忠。

  长生越发赞叹裴寂之老谋深算,明净不过是根据长生的话提了个醒,他就立即领会了其中深意,审时度势做出了这个极为明智、目光长远的决定,跨出了决定裴家前途命运的一大步。

  特别是他在满朝文武中居然推荐房玄龄担任尚书令一职,实在是把李世民的心思猜得太准了。房玄龄十分足智多谋又胸怀天下,与李世民感情极深厚,更是深得李世民信任,只要尚书令空缺,就是裴寂不推荐,这个职位也是他的。

  而由裴寂推荐再好不过,因为李世民身边的功臣太多了,谋着尚书令位子的人也不少,都是一起打江山的好兄弟,也有和房玄龄一样有资格有能力之人,李世民虽想用房玄龄,却又怕寒了别人的心,而裴寂的推荐正好让他里外两面光。

  三天后,在吏部任郎中的裴家次子裴逊提出家有兄长孝敬父母,自己自入仕以来一直为京官,不懂地方民情,不察民间疾苦,特请吏部外放历练。

  刚好剑南道绵州刺史空缺,吏部很快同意了裴逊的请求,着令他十日内办好交接,一个月后离京赴任。裴逊由从五品升为正五品,由吏部一个握有实权的中层官员,成了一方父母官。

  裴家长子裴谦本就是庶出难以出头,本人又喜爱诗词歌赋胜过做官,虽也是正六品官,却只是一个有待遇没实权的闲职,裴家在朝中的地位基本与他没有关系。而裴寂离开尚书省,裴逊离开吏部,等于裴家已经从权力集团的中心走向了外围。

  但是此举解了新君的困,也就解了裴家的危,而且李世民欠下了裴家一个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