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九章 鹏海贸易的税源_重生之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能也就五六万元。这个数字是不大起眼,但鹏海贸易既然注册在梅溪镇,那就要从梅溪镇租地租楼,就会给镇上带来比较可观的租金收入。运输公司的营业税种,应该是完全归划镇上的收入吧?”沈淮有些不确定的问郭全。

  “对,”郭全精通财税,说道,“钢厂从钢材运输一项上去看,衍生出来的税源,大约能有二十来万。不过运输队通常都没有什么注册地,只要有税票证明完税,在哪里交税都一样。要是鹏海贸易能保证,跟他们挂钩的运输队,都在梅溪镇完税,也是相当可观的……”

  沈淮说道:“我算得没有老郭这么细,但也知道鹏海贸易设在梅溪镇,是能给镇财政带来一些改善,也能促进就业,这也是我希望由镇上出面去协调贷款的主要原因。乡镇要拓宽税源,增加财政收入,还是要主动去扶持个体户及企业的发展……”

  “从镇上的角度,出面协调当然没有问题,”何清社说道,“不过现在要信用社挤出三四百万的资金出来,怕是有些难度啊……”

  从六月中旬国务院出“十六条”,收紧银根以来,下面的银行机构就不敢乱放款了,何况鹏海贸易还是私人企业。

  何清社心想镇上现在还没有这么大的脸面,叫资金本来就紧的信用社,拿三四百万的资金借给一家私人企业。

  梅溪镇的经济发展很一般,镇信用社的吸储能力很薄弱,每年能用来放贷的总盘子,可能也就两三千万的样子。

  要镇信用社一下子给一家私人企业放三四百万的款子,这压力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鹏海贸易所贷资金,将确保向钢厂进购钢材,”沈淮弹着烟灰,说道,“实际上鹏海贸易从信用社贷款,不需要把贷款真的就提出去,另外在信用社开一个帐户,钢厂也在信用社开一个帐户,款项的划拔,就直接在信用社内部转帐。信用社不会有资金压力,相反的,鹏海贸易还会将他们从其他地方筹来资金,存入信用社的帐户里……”

  说到这里,沈淮侧过头问郭全:“老郭,你看这个方案,信用社会不会接受?”

  “要是实际对信用社的资金压力增加不大,还能多出利息收入来,信用社应该能够接受的。”郭全说道。

  郭全细想想:沈淮的整个方案,也许看上去跟直接压货给鹏海贸易,没有什么区别,但最大的两个好处,就是钢厂至少在帐面上,不会再增加债务规模跟财务成本;以鹏海贸易确立钢材经销的标准之后,现款交易能让钢厂的资金运转率提高到极限。

  何清社拍着大腿,说道:“只要对钢厂,对镇上有好处,就值得努力。”

  钢厂去年产值接近一个亿,工业增加值超过三千万,与生产规模相当的增值税达到五百万,这是钢厂不管盈不盈利,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