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四章 青云宴_这个御史能处,有事他真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代,让状元郎跨马游街之后,即刻前去朝会,老夫便不久留你。

  但按照青云宴惯例,历届状元,都需在青云阁留下墨宝,以供文人士子观摩,更可激励后来考生。

  来人,笔墨伺候。”

  青云阁留下墨宝,并被装裱挂起来供后人观摩。

  这是一个青史留名的大好机会,也是每一个文人的梦想。

  一百三十多个新科进士,全都满脸羡慕的看着李青,心中无比酸涩。

  “是。”

  李青答应一声,看向那一幅幅装裱精致、挂在青云阁正堂的历届状元墨宝。

  有诗、有词、有赋、也有文章,诸多文体百花齐放。

  当下人将准备好的文房四宝摆放好之后,朱九渊又开口了。

  “状元郎跨马游街时所作《登科后》,此前业已传到青云阁。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盛京花。此诗直抒胸臆,情真意切。可对天下读书人起到极大激励和鼓舞。

  诗词虽是小道,不比圣人道理。若是能对世人起到劝勉、激励之效果,也是一桩功德。

  状元郎不妨再作一首劝勉诗,鼓舞激励天下读书人?”

  李青颔首回道:“就如朱大人所言。”

  一首首来自华夏的诗词,在李青脑海中闪过。

  他以圣人德行标榜自己,行立德之事。

  早年剽窃了一篇爱莲说换取银两供自己读书,心中尚有自责,认为这并非圣人行径。

  后来慢慢想通,他将前世诗词拿到这个世界。只要目的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更好的行圣人之事,便可去做。

  正如《登科后》,情真意切的描述出寒门困顿窘境,通过科举高中状元之后的意气风发,这种人生大转变,能激励无数寒门子弟勤勉奋进。

  现在在青云阁写下前世诗词,虽然于个人名声将得到巨大好处。

  但李青本质目的并不在此,而是的的确确想要帮助寒门士子,鼓舞天下读书人。

  只要初心不变,虽属剽窃,也算行圣人之道,也便不算剽窃。

  念头一转,李青决定了要写的诗。

  他提笔落墨,在白纸上写着:行路难。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