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章 离经叛道,学说之争_这个御史能处,有事他真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这个世界,知和行是分开的。

  正如王琰所说,知就是学圣人道理,行就是学好之后运用圣人道理。

  这是大儒朱龁提出之后,便一直盛行了上千年的学说。

  李青现在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定然会在文坛上引起震荡。

  引发一场剧烈的学说之争。

  甚至无数人会以此来抨击李青扭曲先贤的道理。

  看着王琰满脸渴求的目光,李青摇了摇头道:

  “自古以来,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知行本就不该分开理解。”

  王琰闻言,细细琢磨。

  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他越琢磨,越发觉李青所言是正确的。

  自古以来,就没有先学会养女儿,然后才让她出嫁。

  女子出嫁,都是年纪到了,只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可。

  与其余种种,皆无关系。

  若知行分开理解,在将女儿嫁出去之前,还得学习如何教养女儿,使女儿达到出嫁标准才行。

  一时之间,王琰放佛拨开了一缕迷雾。

  更加兴奋的询问:“既然知行不可分开理解,敢问先生,何谓知行合一?”

  李青道:“知是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知。是一个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

  行是人的实际行为和道德践履。

  一个人的外在行为,往往是受内在的思想支配,由衷向善向知的人,才有外在自发的善行。

  知为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行没有界限,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你想一件事情的时候,或许你并没有去实施。但你思考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就是行动的开始,是行动的一部分。

  同样,行动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思考的过程。

  这便是知行合一。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不能分为两截。

  你之前所迷茫的,便是知而不行。”

  李青一番知行合一的理论,震耳发聩。

  王琰越听越激动,到了最后甚至手舞足蹈了起来。

  他已经感觉自己快要触摸到一条全新的儒家大道,兴奋的问道:“先生,致良知又作何解?”

  李青道:“知而不行,是你的道德意识认为你应该去做某些事情,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得践行。

  这违背了圣人道理,违背了道德理念。

  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便不算领悟了圣人道理。

  但在知而行的期间,也该有约束。

  道德是人行为的标准,我们需要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

  一切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便是良知的践履。

  君子立于世间,当以道德约束自己,并践履道德。

  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一念发动处即是行。

  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便是摒弃克服一念不善。

  念头不善而去行动,则道德不存,便不是知行合一。”

  李青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理念缓缓道来。

  他灵台文宫深处,那尊雕像左手上的书籍,也浮现出了一行行的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