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4章 秦王亲征_长平长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片祥和。

  入夜,全部人马都安营扎寨,秦王被请到垣令府中。大堂火炬高悬,仪门大开,将秦王一行接了进来,垣令一家都退居臣仆之位,所有正房、厢房、塾房都让给秦王及其随从。那一百头驴就栓在城外,草草搭了个围栏,有人供应水草。

  垣城实在容纳不下五千大军,跟着秦王进来的只有二千人,加上郑安平带来的一千人,合计三千人。其余两千剑士就留在左邑,控制通往垣城的两个入口。进入垣城的三千人,只有五百人可以驻扎在城内;五百人沿着河道直抵入河口,在那里的一处小邑里扎下营。两处入山口各安排五百人据守,其余一千人作为预备队,在轵道两侧各找了一个邑里安营。各营之间最远的相距有二三十里,近的也相距三五里。

  就在城外的刑徒也感觉到了压力,因为看守的数量明显增加了。那些和看守关系不错的刑徒甚至大胆打听,城里谁来了,回答是“秦王”。当即被刑徒们嘲笑:秦王怎么可能到这样一个山窝窝里来,连个美女都找不到。看守也戏弄道:“汝等或皆当得幸矣!”

  很快,大家就明白,秦王真的来了,因为每天马蹄声连续不断,而且都是飞跑的声音,与一般百姓得得的马蹄声明显不同。于是连刑徒们都整肃起来,到点取粟,炒粟的工艺更加上心;到点把炒好的粟送回城也,也快拉快跑。农户们更加勤奋了,收凉谷子一丝不苟,惟恐被秦王看出笑话来。

  秦王入住垣城的那一天,秦王仪仗也到达宁秦,安歇一夜后,第二天宁秦县安排他们过河,渡口热闹了一整天。数十艘船沿黄河顺流而下,于夜间到达孟津。孟津令早已得到密令,早就守在津口迎接。――这正是秦王的前锋。

  又过了一天,秦王仪仗乘船而下,于孟津登岸。在孟津休息一夜后,立即转往轵城。随卫秦王的后队陆续乘船到达。

  秦王到达轵城后,下了一道命令:“赐河内民爵各一级,年十五以上者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这一天,又值月圆时刻。

  白起所拿下的韩国河内南阳包含了野王、怀、孟津、轵、温等不多的几个县。县数虽少,人口却不少,整个地区有近十万户。

  河内不同于关中,没有从军的传统,一旦被征入伍,全家都惊惧不已,哭爹喊儿,全境骚动。

  秦王又下了一道命令,纳粮五十石者免征。

  河内耕地稀少,种田的人不多,哪有那么多家有五十石存粮,这道命令其实涉及面不大。但那些但凡能有点办法的人,立即东拼西凑,找到五十石粮,为自己的家庭免除兵役。

  那些无力免役的邑民按邑里编成行伍,从关中赶到的贵戚子弟们都被委派为什伍长。不数日,高都编成一支五六万人的队伍,并顺带征集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