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零七章 西印度洋 十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汗多年来与邻国作战,浩劫村民。一次,在被俘虏的人群中有一个胜过草原娇艳花朵的艳丽夺目的姑娘。只见了她一眼的这位汗的儿子,从此就神魂颠倒,坐立不安。阿斯特拉——是他给美女取的名。少年多次找美女约会,但美女拒之不理。每次离开时,少年不断念叨姑娘的名字——阿斯特拉、阿斯特拉......结果如何,传说中也没提。但就在此地建起的城市,从今以后就被叫做阿斯特拉罕。[1]

  圣母升天大教堂

  靠近普列奇斯津斯基门的是乌斯宾斯基大教堂(圣母升天大教堂)这是由农奴建筑师多罗菲·米亚基舍夫于1698年建造的。教堂从各个方面被一个两层高饰有金丝镶嵌石头的周围廊环绕,创造出一种明亮的效果。带有5个优美圆顶的教堂就建于这个不同寻常看似毫无重量的基座之上的。圣母升天大教堂与行刑场和建于19世纪的高高的钟楼一起组成了这个雄伟宏大的建筑群。拟俄罗斯风格的细小装饰充斥着建筑的四面,随着高度的增加装饰逐渐减少,使得钟楼看上去很朴素。

  圣三一大教堂

  圣三一大教堂建于16世纪晚期和18世纪之间,位于克里姆林的对面,与圣母升天大教堂相比看起来朴素得多。但从工艺技巧的角度来看,圣三一大教堂仍不失为一个大型复杂的建筑群。

  克里姆林里的许多建筑是19世纪的遗迹,特别吸引人的当数哨房(18o7年)和基里洛夫斯卡哑礼拜堂。19世纪早期时,人们为这座17世纪的礼拜堂建了一个古典风格的外罩加以保护。阿斯特拉罕的主码头(17世纪)就隐现在短重的多利克式木廊柱后面。

  在以前的白城地区所保留下来的另一项建筑古迹是普列奥布拉任斯基修道院的塔楼。雪白色的八面体诸结构饰以各色彩条,冠以圆顶极为壮观。

  离普列奥布拉任斯基修道院不远是杰米多夫故居,它位于斯维尔德洛夫街55号,是17世纪到18世纪的建筑古迹。它是阿斯特罕最大的房子。杰米多夫家族是俄罗斯一个古老的商人家族,他们的房子占地面积很大,即使在今天也占据了半个街区。阿斯特拉罕的来名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自突厥语译为的城名表示“位于下游”。据另一种说法,城名是草原美女阿斯特拉赋予的名字。就此城名存在一种美好的传说。

  一个好战的汗多年来与邻国作战,浩劫村民。一次,在被俘虏的人群中有一个胜过草原娇艳花朵的艳丽夺目的姑娘。只见了她一眼的这位汗的儿子,从此就神魂颠倒,坐立不安。阿斯特拉——是他给美女取的名。少年多次找美女约会,但美女拒之不理。每次离开时,少年不断念叨姑娘的名字——阿斯特拉、阿斯特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