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十八章 远离战争的悠闲(一)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主要是来自文化界的熟人。

  马车在柏油马路上行驶得又快又稳。黎鹏也有两三年没回东方县了,这些年东奔西走的,四处采风、游历,见惯了新工业城市的勃勃生机,遍揽了西部荒野高山的狂放不羁,如今回到东方县,发现还是小时候长大的地方更能给他带来灵魂上的安宁与娴静,虽然在很多人眼里这座城市正在逐步衰老,一直没什么大的变化。

  “黎记者、黎作家、黎音乐家、黎画家,我该叫你的哪个头衔呢?”马车抵达目的地后,正在院子内闲聊抽烟的钱清走了过来,一把揽住黎鹏的胳膊,笑嘻嘻地说道。

  “还是叫我黎记者吧。”黎鹏苦笑道“在镇海港前前后后忙了十天左右,腿都跑细了,总算把第一混成团这帮大爷给送走了。后来又被发配到上海港,采访当地五年来的工业发展历程,还要做专题报告,奶奶的,忙死了。完事后没休息两天,又跑去了汴河上游,当地的防洪设施初具规模,也得好好表彰一下。最后,在青岛港跟着一帮意大利人商人转悠了一周,各种事务,唉,真真是要了人命了。”

  话说第一混成团已经走了一个多月了。他们是从镇海港出发的,整整一个团五千人及装具在那座海军第一舰队的母港登船,然后漂洋过海前往欧洲,为大东岸的事业拼杀。这个团之所以引起如此之大的关注,主要原因还是其成分首都子弟。

  好吧,准确地说其兵员主要来自东方县和洛阳府新旧两个首都。官宦子弟甚多,大概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衙内团”。不过你也别小看这个团,他们先后在本土、远东及欧洲服役过,战斗力并不低。人们诟病这个团,也主要是说其作风霸道、蛮横,军纪一般,爱吹牛,喜欢抢风头,但该冲锋冲锋,该拼刺刀拼刺刀,一点不含糊。东岸民风尚武,即便是这些含着金汤匙出身的贵人子弟,也自有一股傲气,他们分外不愿被别人看轻了,因此拼起命来绝对不可小视,至少比兵源地为青岛县及周边地区的某团要强多了,那个团一边打仗一边做生意,实在让人绝倒。

  派第一混成团前往欧洲,也是军部和政府妥协的结果。军部原本打算派更能吃苦耐劳的钢铁工人子弟去欧洲,好好展现一下新时代东岸军人的风采。无奈政府内部很多人希望第一混成团有更多的露脸机会,几番扯皮之下,最后还是他们得逞了该团团长萧光中校就是一个“大衙内”,大衙门带着一群爱出风头、爱惹事且不怕惹事的小衙内,波兰人就自求多福吧。

  “第一混成团这帮孙子,去欧陆不知道搞成什么样呢。宪兵对他们向来是宽容有加,但在本土多多少少还有点约束,这会撒丫子都放出去了,就可劲儿祸害波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