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八章 历史会记住他所做的一切的_武唐第一风流纨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洛阳,上阳宫,政事堂的议事厅。

  尚书省在洛阳的官衙位于上阳宫内,这也是新的政事堂议事厅。在长安时候,政事堂的议事厅位于门下省内,宰相们商议重要事务皆在门下省,主持会议的是门下省的主官侍中。贺兰敏之被委以尚书左仆shè后,尚书省的两位主官左、右仆shè慢慢取代侍中成为百官之首,只是议事地方依然在门下省。旧制并不是那么容易改的,但百官随武则天来到洛阳后,随着许多制度的变动,议事的规则也随之改变,贺兰敏之在得武则天同意后,将政事堂的议事地点改在尚书省。

  此举是遭到了一些人的微词,但武则天支持,门下省的两位主管裴行俭和暂摄守侍中的裴居道都没表示反对,中书令裴炎虽然持不同意见,另一名中书令李敬玄也与裴炎持相似意见,但其他宰相如狄仁杰、张柬之等皆赞成,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自此以后,政事堂议事皆到尚书省。

  今rì贺兰敏之刚刚召集了政事堂的众宰相们商议朝事,讨论了一些重要的大事,主要是下一年初将要施行的一系列新政。这些事已经讨论了多次,经过不少改动后,取得了共识,大伙基本都没意见,可以下最后的定论了。今rì讨论结束,也做出了决定,并准备拟定规程,报禀皇帝李旦和太后武则天审议后,在元rì大朝会上,以朝廷诏令的形式颁布实施。

  做出决定后,贺兰敏之宣布散会。他自己再留下来,准备把今rì政事堂议事的记录再校对一遍,再写一份详细的奏本,呈给武则天,并当面向武则天禀报这些事的最新进展。

  刚刚让其他人散去,贺兰敏之提笔只写了两个字,户部尚书骆宾王就急匆匆地跑进来。喘着粗气向他禀报:“武仆shè,好消息,惊天的好消息!”

  提着笑的贺兰敏之惊异地抬起头。压低声音喝问道:“骆尚书,发生了什么事?”骆宾王一向沉着冷静,极少会有这样失态的情况出现。贺兰敏之知道这家伙手中接到什么特殊的大事了。

  只是这是在政事堂议事厅,不能大声喧哗的地方,骆宾王还不是当朝宰相,虽然他是尚书省的六部尚书之一,但还是没资格到这里来的。这家伙公然闯到这里来,也可说明他遇到了大喜事,或者捡到了什么宝贝。

  贺兰敏之的预料不差,骆宾王真的捡到了宝贝。

  “武仆shè,下官派出去的人搜集到了占城稻的种子,”骆宾王喘着气。非常兴奋地说道:“他们已经搜集了一定数量的种子,已经有很多种子运回到岭南一带,还有一批种子通过驿道送到长安来,已经送达户部,下官刚刚亲自验看了。你要不要去过目一下?!”

  “真的?!”贺兰敏之闻之大喜。

  在开始准备这些改革措施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