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章 小高炉_缅甸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丝路文学网】手机用户输入地址:

  11月的缅北,秋高气爽,正是基建的好日子。

  木姐东北5公里处,挨着瑞丽江,有一个几百亩地的高台坝子,因地势高,导致水源缺乏,平坦的坝上很是荒落,只有些坡地,地上种了一些玉米。

  九旅用平原的水田置换,和崩龙族贫民买下坝上所有的坡地,用于建设钢铁基地。

  煤钢联合体还停留在规划中,不过前期规划已经开始,正在平整土地和修路。虽然没有大建,但坝子挨着瑞丽江的一角,却已建起一座小高炉,围绕着高炉,配置了许多设备。

  这是从春城引进的二手小高炉,工艺设计达到1975年的技术水平。

  现成小高炉建设周期很短,到11月12日就开炉运行。

  小铁厂内,热火朝天,迈达族铁匠在国内技术人员的指点下,正在将铁水引入冷凝工序。

  铁厂建筑一目了然,中心是25立方的钢板炉壳小高炉,内砌耐火砖,形状呈竖直圆筒状。

  配属的机械就很杂乱,各式各样的设备,简直像个二手机械回收场。

  还真是如此,各配件大多是从滇省各地搜刮而来的,有的配套甚至没有,只能暂且用土办法代替。

  武斗期间,春城秩序混乱,这套铁厂设备被打乱后散落在各地,事后也没人追究。

  张扬请华夏支援一个小高炉,国内没犹豫就答应了,从春城郊区找到满是锈迹的高炉,又搜刮些配件,全打包送了过来。

  兴许是小高炉不齐全,春城怕上级追究,主动加派技术人员和钢铁工人到木姐。

  有了这批成熟的技工团队,小高炉顺利建成投产。

  小高炉要运转,就得给它找吃的铁料和燃料。

  保山地区的陡崖铁矿负责提供铁矿石,不过铁矿的品级很低,在10%-32%之间。不然也轮不到根据地捡便宜。

  铁矿石由小船运输,顺江而下直达铁厂码头,交通非常方便,符合后世大型钢铁企业临江靠海的区位选择。

  燃料麻烦一些,根据地没有煤炭资源,保山也无法提供。

  好在小型高炉燃料需求低,消耗少,根据地建了一个木炭厂,用它代替煤。

  莱别山尽是原始森林,不缺木炭供应。

  至于保护植被、爱护森林,不是现阶段要考虑的问题。先吃饱饭,再谈环保也不迟。

  有了铁矿石和木炭供应,铁厂很快量产,获得生铁后,迈达族铁匠初步加工制作成柴刀、铁铲等工具。

  铁厂的刀具,北岸的华夏老百姓看不上,但在根据地却很受山民喜欢。

  以往在缅北,只能买马帮的质次价高的农具,山民被盘剥得很厉害,市场需求被压到很低的水平。

  小型高炉投产后,大量低价农具投放市场,木姐附近群众反应最快,等在铁厂门口争买,场面热闹非凡。

  农具市场扩大极快,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