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章 小公路网_缅甸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可否赏脸?”

  刘明达睁大眼睛,“四车道?”老刘用手比划一下,“省城才有的四车道?”

  张扬不客气,直接抓住他的手,“眼见为真!”

  12米宽的白灰水泥路上,平整通达,人走上去心情都舒坦好多。

  刘明达一脸难以置信,跺了几下脚,还不放心,用手摸了几下,又到路缘上,趴着手量水泥厚度。

  “这...这太牛了!”

  刘明达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表达情绪,别说瑞丽县,就是保山市也没这么宽敞的公路,省城也就市中心有四车道。

  九旅的地盘,居然修了一条滇省最好的公路。

  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超英赶美的口号打落凡尘不到二十年,他却在缅北山区,再次回忆起那个疯狂的年代。

  虽然不敢相信,但路就在脚下,做不了假,不是放卫星。

  眼前的一切,极其真实到多一丝荒诞感,刘明达此时的心情矛盾极了。

  “老刘,九旅修路造桥,处处用人,县委能不能放宽限制,让农民休耕期过来干活。”

  进入11月,公社除了堆肥和修补水渠,没有其它的重活忙了,一年到头,农民可算有了歇息时间。

  一看家里能跑老鼠米缸,农民哪敢休息,拿起锄头就上山开荒,以期明年能多种一分地,多收几把米。

  根据地建设火热朝天,到处用工,打工还给大米,不止吸引山民,北岸的社民也主动南下打工。

  农民只能偷偷来工作,当天晚上回家,否则就会被公社抓去游街。

  早上来,下午就要回去,只能干半天,农民不满意,九旅更不满意,国内的农民伯伯听话、干活利索、不用教就会,比山民好用太多了。

  受限于瑞丽县的政策,南下打工潮不成大流,极大限制根据地的基建。

  热带气候的基建期极短,热季马上要来,气温炎热加上河谷湿气,这种环境下,野外工作效率极低。

  往常这时,山民

  如果只看到一半内容的用户,请跳转至:(丝路)看剩下内容。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喜欢本站的用户麻烦收藏一下。防丢失网址。百度搜索新丝路文学网就能找到我们。

  本章未完,请跳转至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