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06章 其名T43A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先搞设计”的原则,不肯放弃任何可供利用时间的莫洛佐夫,领着团队拿着手里那几门有限的研究用100毫米样炮,亲自下到生产车间里不断做方案、不断改设计,一边等着100炮产能爬坡、一边尽自己所能,将T43的100毫米炮版本改到力所能及范围内的“最强最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莫洛佐夫自认为“已经改到没地方可以再改,现有技术水平就这样”了的T43-100原型车,在1945年年初总算是完成。

  踩着这一时间节点一并到来的,还有红军的100毫米车载主炮也已经产能爬坡完成。具备了在不影响坦克歼击车主炮供应的前提下,同时为大规模量产的中型坦克确保主炮供应量的能力。

  至此,科京曾经想过给自己的车上装,莫洛佐夫也想过给自己的车上装的这门“香饽饽”100毫米主炮,到头来终于还是被莫洛佐夫率先装到了自己的中型坦克之上、开始批量投产。

  也正是这门性能优越的红海军移植版100毫米主炮,令T43-100具备了起初预研设计中,对于虎王这个重量级目标物的“打穿”能力。

  那么“防住”呢?如何才能抵挡得住那门长88主炮的猛轰?

  初期型的T43那脆弱的主装甲带被证明为是形同虚设,至少在长88乃至更强的128面前均是如此。

  “一打就穿、逢打必穿”几乎成了某段时间内,德军重装甲营对红军新式中型坦克的谈资笑料。在斯大林重坦面前被锤的鼻青脸肿的颜面扫地,总算在中型坦克身上找回了面子。

  类似的笑料也通过苏联的情报系统和俘虏交待,被传进了莫洛佐夫的耳朵里。

  虽然红军提出的设计指标也不要求中坦能挡住重坦火力,在战时状态下这根本就不现实、也没那个功夫去搞这种研究。但表面上默不作声的莫洛佐夫,却在私下里搁图纸上继续整大活儿,暗暗发誓一定得在最新的T43-100上找回场子。

  刚开始预研T43-100的时候,手里还没有现成的虎王样车、只是听说呐粹有虎王这种怪物现身战场。

  本着“反正炮都一样”的想法,莫洛佐夫直接弄来了一辆红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缴获的初期型费迪南过来当研究对象。

  由负责原型车测试的红军现役坦克兵车组操纵,照着各种角度、各种厚度的均质钢靶板反复射击,挨个记录不同的射击结果再反过来改进设计。

  期间甚至还发生过意外事故,被莫洛佐夫使得太狠、当牛马用的费迪南扛不住这巨大工作量,在某次测试中直接动力舱冒烟、电传系统过载、电缆起火燃烧。所幸因为发现及时加之处置妥当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这辆当免费牛马的费迪南却是彻底废了,是既没有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