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三回 斗孤道_至尊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远,远曰反。

  这是太上老君的论道之语,也是《道经》里少有的对道的直接言说。

  石墨之所以对这段话特别有感触,是因为突然觉得这种描写,很像是在描写一个人。

  特别是“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一句,似乎也能用这样一种表达方式替代: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孤身挺进,寂寥一身。

  一种人们并不陌生的人物形象便跃然于简牍之上,不是才子便是智者,一定有不凡和过人之处。

  这话是说道的,说这话的是个得道的人,那么这就是太上老君无意也不须有意的自况,也说不定。

  而但凡是这样的人,这么点出来,大概都多少会有些感触。

  只是老子这里所说的,乃是一种终极形态。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未尝不可以看作是人的天性,以及身负的天命。

  “可以为天下母”,是说这天性的背后就是天地万物的本性,这天命的背后就是天地万物的法则。

  这样的人,站立在天人合一的中点,所以这段话紧随其后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对于他自己,他见到的是大象无形,他听到的是大音希声,他所行的是与道同化,其中真味如人饮水只能自知。

  对于别人,就成了曲高所以和寡、卓立故而不群,自然形成一种抽离。这就是因为自在,所以不在。

  大群不群里,又是道门式的相反相成,“大…不…”是太上老君的经典句式,所以他在这段话里才专门提出一个“大”字来与“道”并列。

  他的寂寥孤寂和踽踽独行,都是来自这里。

  就算是没有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只要是同类,也必定是在这条路上。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则让人想到太上老君是如飞龙一般的人物,他的思想太深邃了。

  太上老君这样的人,的确像一条龙一样盘旋在九天云雾之中,首尾不知何处,世人见到的不过一鳞半爪。

  他是论道者、得道者,也是道在人的一种象征。

  这种人的宿命又是怎样的呢?故南华真人说到这样的人交朋友的条件,一个是“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一个是“孰能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孰能登天游雾,挠挑无极;相忘以生,无所穷终”,然后才能“相与为友”。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真龙之主”,世间却又有几个呢?

  而即使遇到了做了朋友,也不过是无相与、无相为的没有交往一样,一个“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也就够了,哪里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不过是真人之交虚如风。

  说白了,抵达了这个境界的人,是不需要朋友的。

  还在路上的同道,则是“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这么看来,无论在大道还是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