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八章 考试?(二)_极道之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而有,有而无,实不可以方所名状。纵舌如悬河,亦不能道其一字,所以谓之玄玄。学者亦不有视为杳冥,毫不穷究一个实际下落。果于此寻出的的确确处,在人视为恍惚,在我实有把凭。久之著手生春,方头头是道。

  凡人打坐之始,务将万缘放下,了无一事介于胸中,惟是垂帘塞兑,观照虚无丹田,即凝神又调息,即调息又凝神,如此久之,神气并成一团,倾刻间入于杳冥之地,此无为也;及无之至极,忽然一觉而动,此有为焉。我于此一念从规中起,混混续续、兀兀腾腾,神依气立,气依神行,无知有知,无觉有觉,即玄牝之门立矣。由是恪守规中,凝神象外。一呼一吸,一往一来,务令气归玄窍。息息任天然,即天地人物之根,窥视大道之跟本!

  修士行持,与其

  求之无极不可捉摸,何如求之阴阳更有实据,有无相生,不过动而静,静而动,出玄入牝,燮理阴阳也。难易相成,不过刚而柔,柔而刚,鼎炉琴剑,一烹一温也。长短相形,即出入呼吸,任督往来,前行短、后行长之谓也。高下相倾,即火在上而使之降,水在下而使之升,上下颠倒坎离之妙用也。音声相和,即神融气畅,百脉流通,不啻鸣鹤呼群,同声相应,不召自来也。前后相随,即子驰于后,午降于前,乾坤交泰,和合一团,依依不舍也。此数者皆由后天之阴阳,而返先天之无极也。大能知道之本源冲漠无朕,浩荡无痕其处事也,以无为为尚,而共仰恭己垂裳之风;其行教也,则以不言为宗,而自喻过化存神之妙。大能作而万物睹,又何难之有哉?自此耕田凿井,被生成而竟忘其行;开源节流,勤导化而并化其迹。即使功满乾坤,名闻天下,而圣人若耻,为虚名未尝有实绩也。夫惟不矜不伐,天下莫与争能、争功者,如此寰宇何有可争之物?此殆归于神化之域,淡定之天,一惟自适其乐,而不忘自得之真。

  "一阴一阳之谓道。"是阳非道,阴亦非道,道其在阴阳之间乎!又况道者理也,阴阳者气也。理无气不立,气无理不行。单言道实无端倪可状,惟即阴阳发见者观之,庶确有实据。此章言无善无美之真,直抉大道根源,望人端本立极,以为修身治世之基。有无易难数句,是教人由有对待之阴阳,返乎真一之气。其中又教人从有无相入处,寻出玄关一窍,为修行之本根。至于守中养神,阳生活子,运转河车,亦无不层层抉破。

  阿浪的话音未落。远处朦胧如梦亦真的殿宇内,倏地响起一声犹龙似凤般的高亢清啸,绵绵不绝,久久不绝……

  随着清啸的声音不断提高,阿浪和琦儿两人,伴随着一道虚幻的人影,冲出察咯拉湖湖底,瞬间来至浩瀚无垠

  请收藏:https://m.dqkj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